宁夏沙坡头沙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锁住“沙龙”绿大地 ——记中科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站长李新荣
作者: 沙坡头站 更新时间: 2019-02-14


                                 
李新荣(左一)在进行野外教学     沙坡头站供图
 

“一望无际的腾格里沙漠显得单调而荒凉,很多人可能会感觉枯燥乏味,我却感觉既亲切又开阔。”这是中科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站长李新荣常挂在嘴边的话。

  因为这种“亲切”,1997年,李新荣博士后出站,放弃了在北京工作的机会,扎根到以“草方格”治沙闻名于世的沙坡头。

  因为这种“亲切”,李新荣数十年扎根沙漠,用科学和沙漠对话。

  1月8日,李新荣参与完成的“风沙灾害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月21日,李新荣获得2018中国科学院年度先锋人物。

  穿着冲锋衣,脚踩运动鞋,背着双肩包,手拎观测仪,任职沙坡头站站长20年来,他从未停下奔赴野外的脚步。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科尔沁沙地、河西荒漠绿洲过渡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我国风沙最严重的地方都留下了李新荣和团队的身影。

  “只有深入沙漠,才能更好地研究沙漠。”李新荣说。

  为风沙危害治理再找良方

  “草方格”是沙坡头独创的治沙技术,成功地阻止了腾格里沙漠的入侵。

  但李新荣担任沙坡头站站长后清醒地认识到,沙坡头站基础研究还相对薄弱,不可能一辈子吃老祖宗的饭,需要在草方格治沙中探索出更多的新东西来。

  基于长期在沙漠中的观测和试验,李新荣和团队在前辈科学家工作的基础上,观察发现草方格沙障里出现的生物土壤结皮能够将流沙牢牢“钉住”,固沙效果神奇,这种生物土壤结皮是沙漠植被演替的先锋种,是干旱半干旱区重要的地表覆盖类型(40%以上),但是在自然中生物土壤结皮形成的时间很长,至少需要5年时间。

  “沙面上没有生物土壤结皮的拓殖和发展,仅用草方格和栽植旱生灌木来固沙,其效率低,效果也不持续。生物土壤结皮的形成使流沙得到一劳永逸的固定,为其他物种在固定沙面定居和繁衍创造了生境。”李新荣说。

  于是,从1998年开始,李新荣和团队从藻类、地衣、藓类结皮中尝试提取最适合结皮的微生物和藻类,经实验室人工培养和筛选后,喷洒在草方格沙障里的沙子上,就可以形成人工生物土壤结皮。

  “这种生物土壤结皮固沙方法,相当于为沙面铺了一层生物地毯。”李新荣说。

  这项技术大大缩短生物土壤结皮形成时间,缩短了固沙的时间和周期,提高了固沙效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引领了国内相关研究,并在我国沙区得到广泛推广。

  把论文“写”在防沙治沙实践中

  李新荣常教导学生要热爱野外工作,告诫他们要始终秉持学以致用的理念,“我们从事野外生态学的研究,与实验室的研究有所不同,论文不仅要发表在杂志上,还要写在广袤的大地上”“大自然就是一本丰厚的教科书,处处皆学问”“科研生活寂寞,要耐得住坐冷板凳,抵御外面纷繁世界的诱惑”。

  多年的身体力行、长期观测和深入沙漠考察、系统采样研究,让团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李新荣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把握学科动态,提出沙化草地恢复的理论假说,揭示了干旱沙区土壤水循环的植被调控机理,回答了降水小于200毫米沙区能否通过人工生态恢复的重大科学问题;系统研究了生物土壤结皮的生态水文功能;探索出了多项治沙技术和模式,如沙区雨养型植被建设技术与模式、沙区交通干线灌木+草本+隐花植物立体生态恢复技术,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空白,多项技术与模式成果已在宁夏、内蒙古、陕西和甘肃干旱沙区的生态恢复中,得到广泛应用。

  沙坡头站获得“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科技部首批国家重点野外台站试点站和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他本人也成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干旱生态水文学”负责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9)。

  “我还得继续扎根沙漠,我一直在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李新荣说,“我现在正在做绿洲和沙漠相互关系的研究,因为我感觉人类对沙漠还不完全了解,沙漠被认为是对绿洲的威胁,但也许对绿洲有很多正向作用呢,这些未知有待深入探索。”

                       转载《中国绿色时报》2019-02-13|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spd@cern.ac.cn TEL:0931-4967216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