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又称沙蓬、登相、灯厢、灯香、登粟和蒺梗藜,蒙名吉刺儿、楚力葛日或楚儿布尔,是苋科藜亚科虫实族沙蓬属一年生草本,生于干旱和半干旱区沙漠、半固定和固定沙地的裸露斑块。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河北、河南、安徽、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西藏等;国外分布于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蒙古和俄罗斯。
中国沙米分布图
生长在移动沙丘上的沙米
沙米具有至少1300年的食用历史,是旧时重要的救荒植物,是现在西北地区的美食原料,如沙米凉粉、沙米羊肉刀转面、沙米珍子面、沙米撒饭、沙米糕点、沙米馍馍、沙米炒面和炒沙米等。沙米还是名酒的必备配料,如汉武御、滨河酒和泸州九粮窖等。
沙米美食—凉粉
沙米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保健功效、药用价值、饲用价值和生态价值。
沙米营养丰富,可媲美“宇航食品”藜麦,约含蛋白质23.2%、脂肪9.7%、碳水化合物45.0%、粗纤维8.6%、灰分5.0%。其蛋白质含量高于藜麦,是小麦和稻米的2到3倍;脂肪含量也高于藜麦,是小麦和稻米的7至10倍;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于藜麦,只有小麦和稻米的3/5左右。
沙米脂肪的主成分为亚油酸,含量多于藜麦,油酸少于藜麦而次亚油酸和藜麦持平。亚油酸是公认必需脂肪酸的一种,可预防或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率,特别是对高血压、高血脂、心绞痛、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的防治极为有利。沙米中硒的含量较高,硒是一种强抗氧化剂,能抵抗致癌物质的发生,促进人体能量代谢,预防血管破裂,防止胆固醇沉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另外,沙米中还含有对人体有利的生理活性物质如皂甙、异黄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绿原酸和生物碱等,且其含量也高于一般食品。皂甙、异黄酮、SOD可以有效的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可以延缓衰老,提高肌体免疫力,增强心肌收缩力;绿原酸、生物碱对致癌物和致癌突变物有抵抗作用等。
《本草纲目》记载沙米种子“气味甘,平,无毒。主治:益气轻身,久服,不饥,坚筋骨,能步行”;《内蒙古植 物药志》和《中华本草 蒙医卷》中记载沙米全草有祛疫、清热、解毒、利尿之 功能,用其煮散剂或入丸散治疗瘟疫,头痛,赤目,黄疸,肾热,胃“赫依”,口舌生疮,牙龈溃烂等症。沙米全草含有9种黄酮,6种三萜,5种甾体,3种生物碱,3种香豆素,2种脂肪酸,3种扑热息痛的光解产物和1种酚苷类化合物,具有抗炎、解热和镇痛和较强的降血糖作用。
干燥成熟沙米植株中粗蛋白含量5.26%、粗脂肪1.3%、粗纤维38.65%、灰分8.49%、无氮浸出物41.5%,营养价值和消化率均高于禾本科牧草。骆驼和山羊终年采食,绵羊、牛和马喜采食幼嫩的茎叶。沙米种子是猪、羊、鸡等畜禽的精饲料,磨粉熬成糊状,可作为幼畜的代乳品。
沙蓬在沙漠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比如防风固沙、为沙漠动物(昆虫,鸟类和大型食草动物)提供食物、推动沙漠生态系统植被演替等。
沙米死亡后2-3年仍耸立于沙丘,具有较好的防风固沙作用
沙米具有诸多不良农艺性状,如种子较小、产量较低、全株密被表皮毛,叶端刺状等,一直没有沙米驯化研究报道,而近年来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陈国雄研究员和其团队已经开展沙米驯化研究,获得沙米的早熟和表皮毛缺失突变体,并在黄土地上初步种植成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沙米这一绿色营养保健食品可以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