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8日,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简称新疆生地所)所长张元明研究员一行28人到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简称沙坡头站)进行学术交流。沙坡头站站长李新荣研究员、副站长张志山研究员和贾荣亮研究员以及在站人员给予了热情接待。
在科技成果展厅,张志山研究员详细介绍了沙坡头站的建站背景、历史沿革、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发展和近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等;张志山研究员陪同张元明一行实地考察了沙坡头站沙生植物迁地保育基地、荒漠生态系统综合观测场、“中国北方沙区水量平衡自动模拟监测系统—Lysimeter群”、生物土壤结皮试验区、荒漠生态系统辅助观测场和荒漠生态系统通量观测场。
新疆生地所孙福宝研究员、曾凡江研究员和王玉刚研究员分别就对阿克苏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阜康荒漠生态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进行了详细介绍;张志山研究员就沙坡头站的总体概况、试验样地布设、取得的研究成果等内容向来访人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此外,何明珠研究员、贾荣亮研究员和张亚峰副研究员分别做了“干旱对荒漠生态系统碳、氮、磷化学计量的影响机制”、“生物土壤结皮形成机理、生态作用及在防沙治沙中的应用”和“荒漠植被降水再分配及其生态水文效应”的学术报告。会后,新疆生地所科研人员与沙坡头站在站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本次活动促进了沙坡头站与新疆生地所研究人员的学术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