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沙坡头沙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第二十七次工作会议在宁夏中卫 成功举办
作者: 沙坡头站 更新时间: 2025-08-02

2025726-28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第二十七次工作会议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科技基础能力局指导,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主办,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宁夏沙坡头沙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生态系统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相关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共话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发展与未来。

727日上午会议在沙都酒店四楼会议室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冯起院长首先致辞,对各位参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中国科学院科技基础能力局苏奋振副局长、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领导先后致辞,肯定了CERN在生态系统监测、研究与示范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

 


大会合影

本次会议包含了主题报告、生态站典型发言、分组讨论、大会总结及工作座谈会等环节。在主题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基础能力局介绍了中国科学院野外站及网络基本情况与工作进展;于贵瑞院士详细阐述了CERN发展战略规划要点(2025-2035年);傅伯杰院士围绕全球干旱生态系统国际研究计划展开深入讲解;王艳芬教授则分享了关于生态系统稳态转换的观测与表征的研究成果,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主题报告

会上宣布了2024年度青年优秀学术论文奖获奖名单。清原、内蒙、环江、鼎湖山、三江、沙坡头等生态站的代表分别就监测、试验、研究、示范等方面的突出成绩进行了分享,交流了各自在生态系统研究与保护中的经验和做法。 下午,参会人员围绕完善CERN发展战略规划展开热烈讨论。

最后,CERN科学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结合 30 年生态网络工作经验,提出了 5 点核心意见: 1.明确规划核心目标:将CERN建成世界一流的国家生态系统网络;2.理念更新:突破狭义生态系统概念,重视圈层相互作用;3. 强化学科交叉与人才培养;4. 加强建制性管理;5. 避免认知误区,明确野外站定位且避免强制所有站联网,允许专项研究站存在,确保网络质量而非数量。

晚上于贵瑞院士组织召开了CERN站长、中心主任座谈会,就相关具体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苏奋振副局长对座谈会进行了总结,发表了4点建议:1.院里将与各方共同探索优化站与网络的管理方式;2.逐步完善评估机制; 3.鼓励野外站积极争取国家和院各类项目支持;4.加强野外站亮点成果宣传报道。

 


CERN工作座谈会照片

728日,参会人员前往沙坡头站进行野外科学考察,先后参观了沙坡头站科技成果展厅、实验工作区及综合试验示范区(包括固沙植物迁地保育基地、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平台-OTC群、荒漠蓝藻规模化培养基地、中国北方沙区水量平衡自动模拟监测系统-Lysimeter群等),实地了解了沙坡头站在荒漠生态系统研究与治理方面的先进技术和成果。

此次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第二十七次工作会议的成功召开,为全国生态系统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高效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各生态站及相关单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明确了CERN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于推动我国生态系统研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spd@cern.ac.cn TEL:0931-4967216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