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沙坡头沙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宁夏沙坡头生态保护和建设院士工作站2023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作者: 沙坡头站 更新时间: 2023-07-24

7月20-21日,宁夏沙坡头生态保护和建设院士工作站年度会议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简称:沙坡头站)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姜克隽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陈迎研究员、中国气象局徐新武副研究员、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家中心王勇副主任、中卫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刘晓燕副局长等应邀出席。
       2021-2023年期间,院士工作站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所承担的国家和部委项目进展顺利,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在国际刊物发表74篇学术论文,其中29篇发表在相关研究领域的top刊物上。沙坡头研究团队参与秦大河院士的《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撰写等相关工作。沙坡头站组织、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十余场,促进了学科发展。与地方开展广泛的的合作交流,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加快推动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生态学、水文学在沙漠科学研究中的交叉、集成和创新,丰富了沙区生态水文学,提高了沙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
       沙坡头站每年参与“中国沙漠治理技术和荒漠化防治国际培训班”和“阿拉伯国家防沙治沙技术培训班”培训,培训了3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300多名学员。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沙坡头站每年为社会大众和大中小学生开展大量科技夏令营和研学活动,近三年共接待各类来站人员10000余人次,其中院士40余人、大中小学生7000余人、其它社会各界人士3000余人。每年开放试验站科技成果展厅、试验观测场约10 km2,共开放二百余天。沙坡头站继续充分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用,接待党建来访人员1000余名,重点宣讲和弘扬前辈科学家“不为名利、勇于创新、忍耐寂寞、宽容失败、勇战沙魔”的“沙坡头精神”,激发来访学习人员的爱国热情,带动领悟科学家精神,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受国内外媒体采访报道十余次,点击浏览量超200万次。
       三年来,国家和地方领导关心沙坡头站的发展,并多次莅临指导、调研院士工作站的工作。2023年6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梁言顺到沙坡头站调研,赞赏沙坡头站科研人员胸怀“国之大者”,勇担使命任务,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施策,以“滚石上山”精神接续推进全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在创造新时代防沙治沙新奇迹中展现宁夏作为。
       未来,沙坡头站将继续聚焦凝练重大科研成果,争取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和院地合作,增强与各级政府部门的协作,充分利用院士工作站的良好平台,积极为各级政府相关国土资源、气象、环境和农业部门提供科技咨询服务,为区域生态安全、防灾减灾、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建言献策。

会上,秦大河院士对近年来院士工作站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也对沙坡头站研究团队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我们要深刻体会到学科的重要性,“生态保护和建设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和技术问题,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紧密交叉。”因此要求我们的研究队伍不仅要学到自然科学知识,还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的需要,“自然与人文不能偏废”,研究工作要考虑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基层,服务于地方,服务于国家,服务于全人类。 第二,沙坡头站作为开放的研究平台,要利用好平台优势,吸引更多的人到这里学习交流,促进多学科交叉发展,激发年轻人的好奇心,密切关注国际研究前沿的最新进展。当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已经密切结合,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们不要仅仅聚焦在自己很小的一个研究领域,而是需要站在更高层面来考虑问题,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和地方服务。 第三, 年轻人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积极关注与学习新型技术与产业,将这些技术引入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工作当中,要把新技术应用在以前未考虑过的事情当中,提高创新能力。
       最后,秦大河院士希望院士工作站能够提高科技含量,提高目标,积极发展年轻科技力量,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继续为地方服务,为国家服务。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spd@cern.ac.cn TEL:0931-4967216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